張建國 李志強 姬延偉
在世界花卉生產中,切花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它是鮮活產品,采后仍進行生命活動,因此其采后生理變化及保鮮技術一直是園藝學研究中較為活躍的領域。就此問題,本報將連續(xù)做詳細介紹。
切花采后的生理變化
切花品質與其體內的化學成分密切相關,水分、糖類、蛋白質、核酸、有機酸、揮發(fā)性物質、礦質元素、維生素和植物激素等化學成分的性質、含量及變化都直接影響切花品質。
切花采收后割斷了花枝和母株間的聯(lián)系,花瓣內部便會發(fā)生一系列生理變化。水分代謝遭到破壞;淀粉、蛋白質、核酸和磷脂等大分子生命物質和結構物質逐漸降解,失去原有功能;催熟激素乙烯生成量迅速增加,加速花瓣的衰老;質膜流動性降低,透性增加,較后導致細胞解體死亡,外觀上表現(xiàn)為花瓣枯萎、脫落。
1.水分 植物從花芽發(fā)育到盛開,必須保持高度水平的緊張度�;ǖ木o張度取決于吸水速度和水分散失間的平衡,鮮度只有在吸水速度>蒸騰速度時才能獲得。
大多數(shù)切花的含水量為70%至80%。離體后,切花葉面蒸騰量大于根部吸水量,造成水分虧缺。研究表明,月季切花瓶插過程中,吸水總量與瓶插壽命沒有相關性,其壽命的長短只取決于吸水與失水之間的平衡關系。當切花吸水量>失水量時,其鮮度增加,花色鮮艷,莖桿挺拔,代謝正常;而當吸水量<失水量時,則不能保持切花品質。香石竹切花短暫水分脅迫時,會出現(xiàn)早期萎蔫,并伴隨著膜透性增大和膜活性降低以及乙烯生成等生理變化。如長期水分脅迫,失水程度越高,乙烯大量生成的峰期出現(xiàn)就越早。即使復水,切花也會失去觀賞價值。因而在其貯運過程中,通常需要90%至95%的相對濕度來確保其鮮度。
切花的導管堵塞,是影響水分吸收的主要原因。導管堵塞有細菌造成的堵塞和生理性堵塞。
(1)細菌造成的堵塞 細菌造成的堵塞有兩個方面,一是微生物細胞在切花莖的基部造成物理堵塞;二是切花花莖末端吸收細菌代謝物封閉了木質部導管,干擾水分的吸收。瓶插水pH值6.5至7.2時微生物較易繁殖,如偏酸即可抑制其生長。
(2)生理性堵塞 在無菌情況下,分解酶活性增加,切口處產生果膠分解物,切口端受傷細胞釋放出單寧和過氧化物酶,導致切面維管束周圍有單寧氧化酶、鈣鹽、鎂鹽的沾帶物積累。這類堵塞,可通過再剪切花莖基部并快速移入水中以減少氧化來解決。
此外,在水分虧損狀態(tài)下剪切花枝,空氣易進入木質部導管,出現(xiàn)氣泡切斷水柱,也影響吸水。排出氣泡,花枝緊張度可得到恢復,這就是通常在水中剪切花莖可防止其凋萎的原因。瓶插時花與葉之間也產生對水的競爭。如月季除去葉片,可減少78%的水分丟失。
2.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衡量切花壽命長短的良好指標,高呼吸速率的切花,壽命較短。
對月季、香石竹、蘭花、蠟梅等切花的呼吸速率的研究表明,呼吸速率隨花的生長發(fā)育過程逐漸升高,蘭花盛開時達到呼吸高峰,以后花開始萎蔫時呼吸速率降低。采收后噴布BA能降低切花的呼吸速率,延遲呼吸高峰的出現(xiàn),進而延長切花壽命。
3.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的代謝
花瓣衰老伴隨著干物質的減少,這是由于一些大分子物質如糖、淀粉、蛋白質和核酸等的重新分配。
糖類是切花體內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為切花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外部供給糖,糖沿著維管束進入到花中,增加花的滲透濃度,改善吸水能力,使花瓣保持膨脹。同時維持細胞膜的半透性,推遲離子與水的滲漏,有利于延長壽命,保持花瓣色澤。糖作為蛋白質合成的基質,可延緩蛋白質的分解。糖還能影響水分的平衡,使氣孔關閉,減少水分喪失。研究發(fā)現(xiàn),唐菖蒲貯藏后品質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含糖量的減少。用外源糖預處理切花菊花,可延緩其自身糖分的消耗,使切花菊花在整個貯藏過程中都有較高的含糖量,從而提高其貯后的觀賞質量。蔗糖處理紅衣主教月季切花,可以改善貯藏品質,延長瓶插壽命,增大花朵直徑,降低失水速率和細胞膜透性。
月季切花花瓣中的淀粉在采后1至2天內迅速分解,之后維持較穩(wěn)定的水平�?扇苄蕴呛坑诓珊笾饾u降低,還原糖在瓶插前期稍有增加,以后也下降。研究表明,月季采收時花瓣中的淀粉含量越高,其后在瓶插的花冠中的糖分就越高,瓶插壽命就越長。
除了糖類的降解,切花體內還伴隨著可溶性蛋白質的降解。在可溶性蛋白質中,有相當部分是維持生命活動所需的酶類,如切花采后蛋白質酶、核酸酶、過氧化物酶等活性的提高,往往導致切花品質的降低。長壽花比短壽花和中壽花含有更高水平的蛋白質,且水解速率較低。蛋白質、氨基酸的變化與切花的衰老關系密切。研究認為,切花采后蛋白質的變化動態(tài)和切花采收時的發(fā)育程度有關,若采收的切花完全開放,已經成熟,則瓶插時主要發(fā)生蛋白質的分解作用。若在蕾期或初開期采收,花朵尚未發(fā)育成熟,采后初期隨著發(fā)育程度的加深,蛋白質合成作用是主要的,在以后的衰老過程中蛋白質才開始大量分解,含量下降。
脂類物質主要包括膜脂、不揮發(fā)的油脂和蠟質。膜脂和不揮發(fā)的油脂是維持細胞結構和功能的重要成分。在切花衰老過程中,膜磷脂水解和合成導致其含量的減少,使細胞吸收溶質的能力減弱,加之膜透性增加,較終導致花瓣凋萎。部分切花葉片表面有蠟質層,能減少切花水分因蒸騰作用而散失,維持切花品質。
4.膜的變化
切花衰老過程中細胞膜的透性會增加。研究表明,花瓣衰老時,色素、氨基酸、糖及電解溶液的滲漏急劇增加,滲透率是平時的2至5 倍。
月季花瓣衰老過程中,固醇與磷脂的比率增加,導致膜的流動性降低,從而使與膜結合的酶活性減弱,細胞吸收溶質的能力減弱,加之膜透性的增加,較終導致細胞死亡,花瓣凋萎。
上一篇: 根藝盆景 下一篇: 玉簪的栽培和管理要點